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6:51 点击次数:188
图片
纽澄莹摄壹时间是奇妙的容器。
才过了七天,上周青脆生鲜的梅子,已经被时间酝酿成了甜蜜蜜、芳馥馥的一汪。不过这只是梅子露的初相,要将梅子的清香全部浸透到露里,还需要更长的时日。
什么也不做,只是置于时间之中就有收获,这是时间的秘密。
图片
图片
任淡如摄当然时间也摧枯拉朽。
一袋新鲜的茉莉花,皎洁清香,有柔嫩的花瓣,才过一晚,皎洁和柔嫩都不再。白兰花更甚,上午还好好地别在衣襟上,下午就开始零零散散地掉落,花瓣尖上原先的玉色莹润已成了铁绣色。
图片
图片
任淡如摄要成为被成就的梅子露,还是被摧枯的茉莉花或白兰花,似乎也没得选择。都各安天命。
贰买了鼠尾草,随便插到了春天买的美人瓶里。
图片
任淡如摄这个美人瓶统共没有用过几次,买的时候觉得真好看,晶莹剔透,买来插花,觉得没有一种花配得上它,还没有它自己一个瓶站着好看,但要是就那么白白站着,又觉得可惜。
好象张爱玲的姑姑说过的那件淡红色的披霞,“她手里卖掉过许多珠宝,只有一块淡红的披霞,还留到现在……每隔些时,她总把它拿出来看看,这里比比,那里比比,总想把它派点用场,结果又还是收了起来……姑姑叹了口气,说:看清这块披霞,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。”
美人瓶可能更适合插有枝条的、“骨感”的花,中国感的花枝配中国感的花瓶吧,可是我插过山茶,蜡梅,樱桃,也都不如意,可能折下来的时候,还是不够中国感。
叁“严晓星的书没有不好看的”,说完这句话,翻开新买的《琴门徘徊录》时,却略有些尴尬。《琴门徘徊录》重在考古,读起来也确实有点门槛。我买过好几本严晓星的书,《近世古琴逸话》,《金庸识小录》,《梅庵琴人传》,前两本尤其好看,因此得出了“没有不好看”这个结论。现在想起来,《梅庵琴人传》也略为冗长,没有看完。大概《近世古琴逸话》轻巧的风格印象太深了。
严晓星写过很多关于古琴的书。才知道,原来他不会弹琴。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将琴话写得有趣。
《近世古琴逸话》里收录了九十多则民国琴人的逸事,每则只有五六百字,因为写得好看,很多都印象深刻,其中吴景略学梅花、裴铁侠碎双雷、郭同甫战乱中失宋琴、还有王生香和张子谦的几则,我读过以后尤为感慨,曾写过琴事几首。
何人拨动春消息,次第弦翻今古思。信与梅花有旧约,丛中许折最高枝(吴景略)。生曾同住死同携,何敢怨君误我兮。捶碎双雷犹寄语:本来空寂累痴迷(裴铁侠)。圆鞵方履云头镫,看他拙匠妙拈针。从今收拾尘心住,偶记湖山弄素琴(王生香)。一抚一按一沈寂,中有幽人自在吟。与子相游颇得得,何须檀板定余音(张子谦)。千载之前古木身,百年之后墓边尘。相逢乱世各珍重,况属江山半废沦(郭同甫)。
《近世古琴逸话》是十年以前买的书了。因为读者群体窄,一度成了绝版书,近来因为《琴门徘徊录》,再去找严晓星的书,却意外地发现,这本书重版了,是个好事。
肆路上看到一只蝉,好象黄筌《写生珍禽图》里的那只跑了出来趴在地上,有透明的翅,和仿佛金色勾边的壳。
蝉平时都在树上,“姚师太”“姚师太”地叫,叫得声嘶力竭。这一只不知道是什么情况,莫非是热昏了从树上掉下来?可这一带并没有高大的树。
也许是这只蝉已经完成了蝉生,想要休息了。
图片
图片
上图 任淡如摄下图 宋 黄筌 写生珍禽图伍读《竹溪销夏图》,有意外的乐趣。
图片
南宋 赵葵 竹溪销夏图局部《竹溪销夏图》是南宋赵葵画的,两米多的长卷,画上全是竹子,最后一段画竹林深处一间水榭,水榭周边莲叶田田,有人坐在水榭中纳凉看莲叶。
乾隆把它题作是《杜甫诗意图》,认为是杜甫《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》里,“竹深留客处,荷净纳凉时”的画意。但是我看了半天,完全不了解这和《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》有毛关系啊?还非常纳闷赵葵这画意真是幽深摸不透啊,后来看到赵葵的《避暑水亭作》,一切豁然开朗,这明明就是竹林纳凉,不是晚际遇雨。
《避暑水亭作》是这样的:
水亭四面朱栏绕,簇簇游鱼戏萍藻。六龙畏热不敢行,海波煎彻蓬莱岛。身眠七尺白虾须,头枕一枚红玛瑙。公子犹嫌扇力微,行人多在红尘道。
图片
图片
南宋 赵葵 竹溪销夏图局部画意与诗意,是丝丝入扣。
乾隆其实很多时候读画还是有能力的,《早春图》和《春泉小隐》的读解,都相当准确,但在赵葵这幅画上,走得可有点太偏,不知是太喜欢“竹深留客处,荷净纳凉时”,还是漏读了《避暑水亭作》。
写《避暑水亭作》的赵葵,是南宋名将,文武双全。读其诗与画,都相当了得,彼时赵葵正闲居于溧阳私邸,据说最后一联“公子犹嫌扇力微,行人尚在红尘道”还是一旁打扇的侍女续写的——如此看来,阖府都是风雅人。
在这样闷热的夏日识得赵葵,简直想让人,“浮一大白”。
作者:任淡如
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。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。
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